最新投資短評
加息周期尾聲能否令本地地產股回勇? 2023年11月15日
🖨️下載 |
![]() |
圖片來源:Unsplash | |
東亞銀行財富管理處投資策略團隊 |
|
美國聯儲局在9月及11月的議息會議後,皆決定維持息率不變,聯邦基金利率保持在5.25至5.5厘的目標區間不變。根據利率期貨數據顯示1,市場預期美聯儲在12月加息的機會只得5.5%。加息周期接近尾聲,息口敏感的本地地產股能否扭轉弱勢? 加息近尾聲,惟高息環境短期不變 在高息環境下,本港的按揭利率過去1年持續上升,新造按揭息率平均在4%或以上,供樓負擔大增,抑壓買樓需求,並直接拖低本地地產商來自賣樓的收入。不少地產商今年採取以價換量的銷售模式,減價促銷樓盤,惟銷情未算特別理想,亦因減價令利潤率受壓。反映香港樓價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在11月10日報153.59點,年內暫跌2%,創超過6年半新低。 雖然現時加息周期接近尾聲,但利率期貨數據估計最快在2024年5月才有望迎來首次減息,意味按揭利率仍要維持在高水平一段時間。加上,《施政報告》雖已放寬部分樓市調控措施,惟對樓市交投刺激不大,料買樓需求須時復甦。 本地消費意欲減,影響租務收入 除樓宇銷售收入減少外,本地地產商的租務收入前景暫仍難言樂觀。截至11月13日,港股年內累跌12%,股市帶來的負財富效應,叠加香港居民北上內地的情況愈來愈普遍和香港經濟增長放慢,均打擊本地的零售消費市道,影響本地地產股的租務收入。根據政府統計處公布,第3季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季跌近5%,與近5年第3季的按季變幅相比,跌幅明顯較大。至於本港甲級寫字樓的空置率亦偏高,有報告顯示2,截至9月底,本港整體甲級寫字樓的空置率維持在12.7%的水平,按年增加2.2個百分點。 賣樓和租務收入減少之外,部分本地地產商的負債比率偏高,亦是市場關注焦點。部分本地地產商的借貸以浮動息率計算,港元同業拆息(HIBOR)短時間大漲,將令本地地產商的利息開支大增,因而拖低派息能力。整體而言,加息近尾聲對本地地產股屬利好消息,加上股價對每股資產淨值都折讓平均增加至近70%的高水平,相信大幅下行機會不大,惟暫時欠奉足夠催化劑令股價表現明顯轉好。截至11月13日,恒生地產分類指數按年下跌32%,同期恒生指數只跌12%。 1 見芝商所(CME)FedWatch網站:https://www.cmegroup.com/markets/interest-rates/cme-fedwatch-tool.htm 2 見仲量聯行報告:https://www.jll.com.hk/zh/trends-and-insights/research/hong-kong-property-market-monitor-october-2023 |
相關熱門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