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
東亞市場縱橫
開始內容最新投資短評
公用事業板塊在衰退風險中的前景 2023年8月2日
🖨️下載 |
![]() |
圖片來源:Unsplash | |
東亞銀行財富管理處投資策略團隊 |
|
歐美高息環境不利恒指走勢 過去兩年時間,歐美央行透過激進加息遏止通脹。面對高息環境,歐美經濟體的衰退很可能會成為2023年下半年以至2024年上半年的投資主題。而最近8年,恒生指數與歐美市場的相關系數一直處於0.5至0.6之間。所以,歐美經濟萎縮雖然看似事不關己,但港股投資者亦不能掉以輕心,應適時進行倉位調配,部署未來。 若美國利率見頂回落將有助公用股重拾息差優勢 本地公用事業股向來被投資者視為高息且穩健的投資板塊,在面對衰退時一向受到青睞。過去一年,大型本地公用事業股大多亦能維持大約5至7%的股息率(恒指平均為3.79%),但去年面對收益率一度上漲至4.3%的美國10年期國債,息差收窄至最少70基點,高息優勢遭到削弱。但經過美聯儲一系列加息後,目前國債收益率料已接近峰值,美聯儲點陣圖甚至顯示當局將於2024年大幅減息,相信屆時公用事業股將能再次拉開息差,回復高息優勢。而且板塊中一些大市值企業的低啤打值(0.6以下)及波動性(7.4%)顯示板塊的抗跌能力仍在,值得投資者留意。 燃料成本及非美貨幣匯價回穩有助改善業績表現 雖然去年燃料價格上漲加劇成本通脹,但本地能源供應商亦能透過燃料調整費把成本轉嫁消費者,維持毛利率健康。隨著各地通脹放緩,動力煤及天然氣等燃料價格回落,根據燃料調整費的計算機制,費用在反映國際燃料價格變動有數個月的滯後。在價格調整滯後並同時成本下跌的情況下,將有利本地公用事業股。 對於有內地或海外業務的本地公用事業股而言,去年燃料價格上漲,企業未必能完全把成本轉嫁消費者以保護該地區的盈利,個別企業甚至因對沖行為而招致重大虧損。今年燃料價格回穩亦有利其於該地區的業務。另外,年初至今非美貨幣(如英鎊、澳元)匯價逐步回升,企業能把海外業務盈利兌回港元而賺取匯兌收益,改善業績整體表現。 |
相關熱門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