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1.1.1 何谓单位信托基金?

单位信托基金是集成投资计划。专业的基金经理先汇集个别投资者的资金,再按照基金预定的投资目标来进行投资管理。

1.1.2 市面上有什麽类别的单位信托基金?

单位信托基金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各类:

    • 资产分配型基金
    • 股票基金
    • 固定收益/债券基金
    • 货币市场基金
    • 认股权证或衍生工具基金
    • 其他类别基金

1.1.3 投资于单位信托基金有什麽好处?

投资于基金的主要好处如下:

    • 投资金额小,选择种类多:
      透过基金,投资者可以小额资本,投资在许多不同种类的证券。举例来说,股票基金一般要持有最少40至50只股票,有些资产较多的基金,甚至会持有过百只股票。
  •  
    • 环球投资机会:
      投资于基金,可以扩阔投资范围,因为市面上有不同类别的基金给投资者选择,为投资者提供方便和富成本效益的方法,以掌握本港和海外的投资机会,并可避免将资金困在某个市场或某种投资工具。
  •  
    • 分散风险:
      基金以不同的形式来分散风险,例如投资在不同地区或不同行业,或不同的证券或发行机构。基金投资的要旨是利用投资组合的资金购买相互关系较少的证券,务求分散风险,使风险回报表现较投资在个别证券上为佳。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发出的《单位信托及互惠基金守则》订明分散风险的规定,确保基金有足够的分散投资。
  •  
    • 专业投资管理服务:
      基金投资者可以获得基金经理提供的专业服务。基金经理会为投资者研究和分析基金所投资的市场和证券,从而判断投资者应持有哪种证券及何时买卖。基金经理会深入研究个别股票或其他证券等的表现、各种经济环境的基本因素和市场趋势,并据此作出决定。
      透过投资基金,投资者就无须浪费精力和时间来研究和挑选合心意的股票。
  •  
    • 手续简便:
      若直接买卖股票,投资者要为每只股票办理托管和行政手续。而投资基金,投资者则可享受「一站式」的服务,即可以投资于不同股票,但无须为每种股票安排付款、结算和其他相关的行政手续。不但如此,购买基金的手续相当简单。投资者可以经由银行、独立财务顾问,或直接向基金公司购买。

1.1.4 何谓基金转换?

转换指投资者退出某只子基金,并将资金转到同一个伞子基金内的另一只子基金。

伞子基金由很多不同的子基金组成。每只子基金都是独立的单位信托基金,并且按其投资目标独立管理。

伞子基金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资机会,和简单的转换方法,让投资者由一只子基金转到另一只子基金。

一般来说,如投资者投资于某个基金,如乙基金,他/她需要缴付认购费的全数。但是,如投资者由甲基金转到乙基金,常常都无须缴足乙基金的认购费,只须按折扣价付款。

如果投资者持有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并由一只基金(非子基金)转到另一只基金,有时亦可享有优惠折扣。至于投资者可享有多少转换折扣,则按其投资额而定。投资者应向有关的基金公司查询。

1.1.5 投资者可以随时赎回基金吗?

投资者可以在任何营业日的交易时间内,赎回所持有的基金。详情在有关的基金说明书内列明。

1.1.6 整额投资和月供投资有什麽分别?两者有何利弊?

整额投资是指将一笔资金全数投资于某只基金或数只选定的基金。月供投资是指定期向基金供款。透过月供投资,资金成本平均效应可降低在投资期内的市场波幅所带来的风险。

选择月供投资,投资者无须担心市场的短期波幅。这种投资方法长远来说,可降低投资者的平均成本-当单位涨价时,买入的单位会较少;但单位价格下跌时,购入的单位数量会较多。

 

1.2.1 何谓保证基金?

保证基金是一种集体投资计划,保证在指定日期让投资者收取预先订定的金额。保证基金可包括本金的若干百分率,部分保证基金更会提供高于本金的额外回报率保证。一些保证基金还会在到期日前设定某些日期,预先派发部分保证的回报。

1.2.1 保证基金如何能实现保证?

要实现基金所带来的保证,有许多方法。以下例子可以解释保本基金的典型结构:

基金的资金分为两个部分。在扣除必要费用后,基金的大部分资金会投资于定息投资工具(例如零息债券)。而这些定息投资工具的到期日均与基金的到期日相近。于到期日, 本金加上这部分投资所赚取的利息,能够使基金持有人得到本金保证。而部分保本基金更会提供保证回报。

基金余下的资金会根据基金的投资目标,投资于衍生工具,如期权和认股证等。这样可以使基金赚取潜在的额外回报。于到期日,从这部分投资获得的回报,会以参与率乘以某些指定相关工具或预先设定的指数的表现计算出来。


1.2.3 投资保证基金前,应考虑什麽因素?

    • 投资者要持有基金单位至到期日才可享有保证
      所有保证基金均设有到期日。要享有保证,投资者必须持有保证基金单位至到期日。如在到期日前赎回单位,便不能享用保证。如在到期日前赎回单位,投资者不但不能享有保证,更须以当时市价赎回基金单位,承担市场风险。若市价低于认购价,投资者便会蒙受损失。
  •  
    • 认购基金时收取费用
      虽然不少保证基金都不设首次认购费,但是其他费用如基金管理费、信托人费用、成立费和保证费等,普遍会在认购基金时一并收取。如投资者在到期日前赎回单位,通常不会获退还这些费用。因此,若投资者提早赎回单位,便会令原来投资金额带来损失。
  •  
    • 提早赎回费
      为了避免基金持有人提早赎回单位,有些基金公司设有"提早赎回费"。一般来说,持有单位时间越长,收费便越低。
  •  
    • 保证人的信贷风险
      所有投资均附带风险,保证基金亦不例外。在正常情况下,假如基金的实际回报低于保证的金额,保证人须向投资者缴付保证金额。然而,如果保证人陷入财政困难,便未必能够履行责任。这样,投资者便会严重亏本。
  •  
    • 摊薄表现
      由于保证基金把大部分资金投资于定息投资工具,以提供履行保证所需的资金,保证基金的潜在回报便会受到限制。
  •  
    • 潜在回报的计算方法
      事实上,有些单位基金的回报是与一篮子股票中表现最差的股票挂勾。另一些基金则在指定期间内设有回报上限,这样,投资者不会取得更多的回报。有些单位基金更会订出影响投资回报的「触发事项」(有关事项已在基金说明书内列明)。例如,在一篮子股票中,越多股票表现下跌至低于某水平,投资者的回报便会越低。
       

 

1.3.1 投资者需要缴付什麽费用?

基本上,投资者于投资单位基金时,要缴付两类费用:

    • 首次认购费用/变现费用或赎回费用
    • 管理年费

有些基金会按不同基金说明书内所订的条文,收取其他特定费用,如收取托管人费和表现费等。

1.3.2 什麽是资产净值?

将基金的资产总值减去负债,再除以已发行股份/单位数目,就可得出资产净值。基金通常每日估值,而资产净值会随基金所持的证券价格波动而改变。

1.3.3 基金经理可否在没有事先通知前,随意增加收费?

销售文件会列明认购、赎回和转换基金的费用。文件通常亦会列载基金所需付费用(如管理费、受托费和成立基金之费用)的现有水平和上限。 此外,销售文件亦会列明增加收费的通知期。如新收费水平是在基金组成文件所述的上限之内,基金管理公司一般须在3个月前,向持有人发出通知。否则,需要获得持有人的同意,方可实施新收费。

 

1.4.1 什麽是基金管理公司?

基金如要获得证监会认可,必须委任获证监会接纳的基金管理人、受托人和/或代管人。
认可基金委任的基金管理公司必须:

    • 主要从事基金管理业务;
    • 具备足够的财政资源、适当的内部监控措施及以书面定下的监察程序;
    • 确保公司之董事和主要职员在管理同类型基金方面,拥有足够的经验。
       

1.4.2 如何监管基金管理公司?

根据不同业务性质,在香港的基金管理公司需要向证监会取得牌照。注册基金管理公司须遵守有关证券方面的条例、规则以及《基金经理操守准则》。该操守准则就组织架构、职员操守、基金管理、运作模式和客户交易提供指引。在监管那些负责管理认可基金,但于海外注册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方面,证监会与外地监管机构签订协议,确保双方不时交换这些公司的资料。如海外基金管理公司在香港并无设立办事处,便必须委任香港代表,负责联络香港投资者和证监会。如果代表同时为基金在香港进行认购和赎回活动,则须向证监会注册为交易商。

证监会会轮流视察在香港注册的基金管理公司,确保他们遵守规定。除了例行查核之外,证监会又会进行「特别」或「专题」审查。

至于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的日常运作,则由基金的信托人/托管人负责监察。信托人的职责是确保基金管理公司按基金的组成文件和销售文件行事,并确保基金受益人(即投资者)的利益得到最佳保障。
 

1.4.3 投资者怎样知道基金经理会以投资者的利益为大前提?

《基金经理操守准则》列明投资者的利益应凌驾于基金经理本身利益之上。基金经理应以在市场所取得的最佳条件来买卖基金。而这些基金的买卖指示,应较基金经理本身的帐户获得优先处理。基金经理如未能遵守准则中的规定,其注册资格将会受到影响。

1.5.1 投资者可从销售文件中获得什麽资料?

基金的销售文件(通常称为「说明书」或「章程」)列明基金的投资目标和限制、基金特点、风险披露、收费、交易程序、导致基金延迟、暂停买卖或甚至终止运作的情况,以及其他索取该基金资料的途径等。销售文件应有中、英文版本。基金认购表格必须连同销售文件一并派发。

1.5.2 为什麽投资者要阅读财政报告?

经审核的周年报告和中期报告,让投资者了解基金的收支,以及在财政年度中期和年终的投资组合的状况。这些报告列出基金有否派息、年内发行及赎回基金单位的情况,以及基金的业绩纪录,包括其过去3个财政年度的资产净值。

要注意的是基金过往的表现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因此,这些报告只可作为投资时的参考。

上述大部分资料源自投资者及理财教育委员会香港投资基金公会 。

 

2.1.1 风险和回报是此消彼长的。做任何投资前,应小心衡量风险和回报。

风险和回报视乎不同的基金类别而异。大致上,风险越大,回报越高;风险越小,回报越低。而风险又会因投资者的年龄、收入、财政状况以及其投资目标和承受风险的能力而有所不同。投资者须考虑以下一些基金类别的风险:



    • 股票基金:
      • 股票风险:
        • 非系统性风险:只涉及个别公司的风险(如竞争对手推出一款创新产品,使其市场占有率大增)
          系统性风险:涉及整个市场的风险(如1987年发生的股灾)
        • 汇率浮动风险
  •  
    • 债券基金:
      • 利率风险:当利率下调,债券价格通常会上升;相反,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便会下跌。
      • 不履行责任的风险:债券发行人有可能无法还本付利。
      • 通胀风险:债券基金的回报虽然较股票基金稳定,但整体回报率可能追不上通胀率。
      • 提前偿债风险:当利率下调时,发行人或会在债券到期日前,提前赎回债券。
  •  
    • 货币市场基金:
      • 因货币市场基金较为稳定,长远来说,如回报追不上通胀,投资者的资产便会越来越少。
         
  •  
 

2.2.1 投资单位基金前,投资者可根据以下三个步骤来作出决定:

    • 第一步 -评估个人的财政状况
      • 每月的入息和开支
      • 总资产,包括物业和股票等
      • 家庭责任,如子女的教育开支
      • 其他财政责任,如按揭供款、退休金供款和保险费供款等
    • 第二步 - 选择合适的基金类别
      • 评估个人的投资目标:
        不同的投资目标决定不同的投资策略。若目标是要争取资本增值,便应将投资组合的较大比重放在股票上。
      • 评估个人对风险/回报的期望:
        投资者要清楚自己在获得较高回报的同时,是否可以承受较高的风险。若有意投资于回报潜力较高的金融工具,就应准备接受短期的价格波动。
      • 评估个人的投资时限:
        投资者要清楚自己可以有多少时间运用投资的资金。如准备在数天、数星期或数月后便要运用这笔资金,那么保持资金流动便十分重要,投资者便应该考虑将这笔金钱存入银行收取利息。
    • 第三步 - 选择基金
      投资者选定了合适的基金类别之后,便应尝试多找这类基金的资料,并阅读说明书和财务报告。除此以外,投资者亦应向证监会查询基金是否已经获得认可。

      在选择单位信托基金时,投资者应注意以下事项:

      • 基金是否符合投资者的目标?
      • 根据以下指标,比较基金的表现和波幅:
        • 同类基金的表现(如该类基金表现的中位数),和
        • 相关的指数或基准。
      • 投资基金资料,包括费用和价格、认购、赎回、转换和其他买卖程序
         
 

2.3.1 通常,可透过三方面去评估基金的表现:

    • 与同类基金比较:你可以将属意的基金与投资目标相若及投资于相同资产类别的基金来比较。比较时,应留意该基金的表现中位数,这样你便会大概得知该基金的整体表现。
    • 与基准指数比较:基准指数是指基金所投资的市场的具代表性指数。这些指数是公认及常用的衡量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基准可令你大体上知道基金经理为你带来什麽附加价值。
      投资者在评估时,最好同时与同类基金的表现及基准指数比较,因为有些基金的表现看似比基准指数逊色,但实际上已比同类基金优胜。
    • 不同时段比较:投资者在分析基金的表现时,应该留意基金在不同时间(包括1年、3年、5年及10年)的表现,从而深入了解基金在不同投资环境中的表现。


附注:基金的过往表现不可作为其未来表现的指标,投资者不应只顾及基金的表现,而忽略其他因素。
 

 

2.4.1 投资者可透过两个方式赚钱:

    • 股息/收益增长:这是指基金定期或不定期派发收益。
    • 资本增值:当基金所持的债券、股票或其他证券增值,基金的投资组合便会增值,反之亦然。

上述大部分资料源自投资者及理财教育委员会香港投资基金公会 。

 

3.1.1 基金必须获得证监会认可,方可向香港公众公开销售。基金必须符合<<单位信托及互惠基金守则>>的要求,包括:投资限制、基金管理公司/代管人/受托人的资格、以及资料披露和营运政策等。

任何人士企图向公众推销未经认可的基金,可遭罚款及监禁。然而,证监会认可的基金并不等同对该基金作出推介,亦不担保投资于该基金必定有理想回报。

基金取得证监会的认可资格,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

    • 以中、英文清楚及全面披露有关资料:
      此规定旨在确保投资者在决定认购之前,已充分掌握基金的资料。所有认可基金必须备有中、英文本的要约文件。该文件须详载基金经营者、投资政策和目标等重要资料,并述明投资细则。派发的申请表格必须夹附要约文件。
    • 设有适当的保障措施:
      基金必须委任独立及合资格的信托人或托管人替投资者保管基金的资产,以及监察基金经理所作的投资。此外,证监会也查核基金经理的背景,确保其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且是管理基金的「适当及适合人选」。
    • 设有香港代表:
      由外国的基金经理负责推广或管理的基金,必须在香港委任代表,处理香港投资者的交易。
    • 采取分散风险的投资政策:
      所有认可基金必须遵守规定的投资限制及指引。基本原则是基金必须有一定的变现能力和分散风险。
    • 广告宣传及推销材料必须准确:
      所有广告及推广材料须经证监会审核,才可刊登,目的是确保其内容没有虚假、偏颇或误导成分。
    • 其他结构规定:
      认可基金还须遵守其他结构上及运作上的规定,例如必须制备半年财务报告和经审核的周年财务报告,以及规限可向基金收取的费用类别。
       
 
>

3.2.1 一般来说,法例规定如果基金以香港公众人士作为销售对象,便必须向证监会申请认可资格。

虽然未经认可的基金可向私人客户配售,但负责配售的人士有责任确保有关活动并无触犯任何法例。认购人不会因购买未经认可的基金而犯法。不过,未经认可的基金不但不受证监会监管,基金的架构及运作,亦可能不受本港任何法规规管,而销售文件可能未经任何香港的监管机构审批。然而,这些未经认可的基金或受其他海外监管机构监管。因此,当投资者考虑认购未经认可的基金时,应小心查证有关基金是否受任何海外监管机构监管,并了解当地对投资者的保障安排。

上述大部分资料源自投资者及理财教育委员会香港投资基金公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