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ank of East Asia

财富管理

最新投资短评

氢能可成为中国的「未来能源」?

2023年5月17日

 

🖨️下载

 
图片来源:Unsplash 

东亚银行财富管理处投资策略团队

        

随着气候变化急剧加速,能源和环境问题备受重视,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亦随即成为全球各国发展的重要路向。在碳中和的愿景下,新能源概念深受股民关注,而作为「真正零排放、无污染」的氢能,更逐渐成为世界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究竟氢能在中国的能源转型上能否担当「未来能源」的角色?投资角度上又能如何部署?

氢能之所以成为大势所趋,主要是由于其具备以下的特性。首先,氢能清洁度高 — 由于氢燃烧的产物是水且无碳,因此被视为是最干净的能源之一。其次,氢能转换效率高 — 氢燃料电池通过氢气与氧气反应,直接释放出电能,发电效率可达到50%以上,比起其他化石燃料高出3倍。再者,氢能用途广泛 — 除了储能及发电外,在运输业方面,可用于氢能汽车、船舶和航空,制造业更可以其用作冶金及建筑供热等用途。

自2020年「双碳」目标推出后,中国氢能产业热度攀升,迎来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期。2022年中国的氢产量已超过4,000万吨,比2021年增加了20%,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中国氢能产业联盟预料,要达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中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分别跃升至约4,000万及1.3亿吨,可见氢能的发展空间庞大。政策上,氢能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国家能源局亦于2022年3月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2025年氢能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约5万辆,并持续推动氢能于交通、工业等高碳排放行业的应用,明确落实了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氢能的发展势头强劲,但由于技术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氢能业务未必能在短期内反映在业绩上,因此相关风险值得注意。第一,制造氢燃料电池牵涉较多零部件及繁复系统,而中国相关核心技术及设备至今仍未成熟,因此依赖进口,自主研发的技术亦须时。另外,由于氢的生产过程部分牵涉化石燃料,因此其环保效果备受外界质疑。总括而言,氢能的发展潜力当然不容置疑,但中国如何把握此机遇提升技术、解决建设成本高昂的问题、发展好绿氢行业,依然有待探讨,预料仍须一定时间才能真正大规模普及化氢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在发展初段,投资者以产业链中上游(如氢能生产、氢能储存及运输、氢燃料电池制造)作长线部署较为可取。

相关热门内容
    

 

免责声明及重要资料(按下箭头展开)

Show More Market Outlook Disclaimer